野生菌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,含有脂肪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纤维等,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山珍。随着雨季的到来,野生食用菌大量上市,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佳肴,但普通群众缺乏对有毒食用菌和无毒食用菌的鉴别能力,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。为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,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,一定要谨慎食用野生菌。
一、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
1、看颜色: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,有疣,毒菌的菌伞上会有疙瘩,有红紫、黄色或杂色斑点,菌柄上有环和托。一般的毒菌摘断后有浆汁流出,味道刺鼻。
2、闻气味:毒菌往往有辛辣、恶臭及苦味,可食用菌则有菌菇固有的香味。
二、食用野生菌中毒主要有三方面原因
1、误食有毒菌类。常见的野生菌有上百种,但能食用的只有10余种。比如有一种极像青头菌的有毒菌,就常混杂在能食用的青头菌中让采菌人毫无察觉就将其采回来。人如果食用了,悲剧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。
2、加工环节出现失误。加工可食用野生菌的过程中,如果菌子未熟透或者这些菌子粘到其它器皿上,一旦食用,就可能发生中毒。
3、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,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了污染,或者地层下含有磷之类的有毒矿物,误食这种地方采来的菌子,也很容易导致中毒。
三、野生菌中毒有哪些表现
根据毒素成分,中毒类型可分为4种。
1、胃肠炎型。可能由类树脂物质、胍啶或毒蕈酸等毒素引起。潜伏期10分钟到五六个小时,表现为恶心、剧烈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。病程短,治愈后一般良好。
2、神经精神型。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、蟾蜍素和幻觉原等。潜伏期6至12小时。中毒症状除有胃肠炎外,主要有神经兴奋、精神错乱和抑制,也可有多汗、流涎、脉缓、瞳孔缩小等。病程短,无后遗症。
3、溶血型。由鹿蕈素、马鞍蕈毒素引起。潜伏期6至12小时。除急性胃肠炎症外,可有贫血、黄疸、血尿、肝脾肿大等溶血症状。严重者可致死。
4、肝肾损害型。主要由毒伞七肽、毒伞十肽等引起。毒素耐热、耐干燥,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。毒素损害肝细胞核和肝细胞内质网,对肾也有。潜伏期6小时到数天,病程较长。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:潜伏期、胃肠炎期、假愈期、内脏损害期、精神症状期、恢复期。该型中毒病情凶险,如不及时治疗,病死率很高。 来源:曲靖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