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365-588网站!
站内搜索:
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
防空防灾一体化的人口疏散体系建设探讨(二)

  三、扫描影响人口疏散建设思维的“三变”

  一是疏散原因的变化。二战以前,疏散是防范空袭的直接伤害,因为空袭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大原因,而现代战争,造成人员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城市生命线系统瘫痪,城市不能正常运转导致居民无法生存。
城市作为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,众多的重点目标,是敌重点打击的对象。而且城市作战持续时间长,物资消耗多,补给量大,对后勤保障是巨大的挑战,能否保障城市大量人口的生活必须品供应,稳定民心,也是城市防卫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。所以,现代疏散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空袭本身,而是两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因素。一是战争导致城市生命线被毁,城市基础设施无法保障高密度、大数量城市人口的生存,必须疏散。二是突发应急情况、自然灾害导致区域性灾难,必须组织人口疏散。
  二是疏散运输结构的变化。以前疏散运输力量是以公交系统为主,而将来的疏散主力将被私有交通工具取代,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行动优势将丧失。私人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很可能导致疏散指挥失灵,尤其在紧急情况下,强烈的逃生欲望会把强大的个人逃生能力变为有序疏散的巨大阻力,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,使整体疏散效率急转直下。
  据公安部透露,截至2008年3月底,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.48亿辆。其中,汽车5180万辆,摩托车8200万辆。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共有1.53亿人。私人机动车持续快速增长。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.127亿辆,其中,私人汽车3100万辆(私人轿车约1247.7万辆)。
到2020年,我国汽车总需求量为2074万辆,汽车总保有量将达到15683万辆,家庭汽车拥有率达0.8辆/户以上,基本上实现一家一车。
  无论私家车占有率给组织疏散带来多大困难,但其成为疏散主力是不可避免的。所以必须优化疏散运输结构,以更有效的组织保障来解决疏散运输困难,变结构劣势为运输优势。
  三是疏散思路的变化。从二战以来的大规模疏散开始,疏散指导思想随着国际社会和军事变革不断变化。主要经历了核战威胁背景的大规模人口和工业疏散、世界大战背景的大比例城市人口疏散、局部战争背景的重点城市疏散、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的部分人口疏散和适度疏散,以及不疏散思想。笔者认为,指导思想应该回归到较大规模的人口疏散,具体疏散比例取决于对战争破坏力预期和城市的人防工程掩蔽能力。因为疏散成本远低于掩蔽成本。美国也认为疏散城市工业和人口,限制城市规模,是减少城市空袭损失的重要办法。据美国对700万人的疏散方案与掩蔽方案的分析,疏散方案仅用掩蔽方案所需费用的四分之一,就能取得与掩蔽方案相同的人口保存率。20世纪70年代末,美国就开始执行以疏散人口为主的七年民防计划,耗资42亿美元用于城市人口疏散的准备。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典、瑞士,也十分重视城市人口的疏散,准备在紧急情况下,将城市50%左右的居民疏散到郊外。前苏联,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后,制定了一整套的防护措施,其中对城市人口疏散尤为重视,将疏散比例定至高达90%左右。
  综合分析得知,若有核战争征候出现,留城人员应全部进入具有核防护等级的人防工事,而我国目前重点城市的防核工事最多能保证40%人口掩蔽。在高技术战争的精确打击下,城市赖以生存的水、电、油、气、粮必毁无异,大中城市的资源补给,最多能维持40%人口的供给水平,所以未来的防空袭人口疏散比例应该在60%以上。而平时重大自然灾害的人口疏散,将不按比例设定,而应根据灾害预测决定,一般情况下,应做好全城疏散准备。

Copyright©2014 365-588All Rights Reserved

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8.0或以上版本 , 1024×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滇ICP备10002706号
联系方式:365-588办公室 电话号码:0874-3210888

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5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