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365-588网站!
站内搜索:
设为主页 | 加入收藏
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素质情况分析及对策

  在安全管理各项因素中,人是最活跃和最关键的因素。据统计,96%的安全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。在施工现场,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一线作业人员违章作业,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、安全意识不强、年龄老化等问题突出,已经成为制约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。研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,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,对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分析,充分考虑他们的生产生活需要,体现对他们的人文关怀,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,增强他们的安全文化意识。本文旨在通过对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,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指出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,供大家探讨。

年龄老化趋势明显

  据统计,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.2岁,2017年为43.1岁,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。北京市近3年发生事故死亡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5岁,比建筑行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大2岁,反映出建筑行业作为重体力劳动行业的特点——一线作业人员年龄越大,发生事故并造成死亡的概率越高。

  从年龄段看,2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一线作业人员共计占总数的5%,20~30岁的占14%30~40岁的占21%40~50岁的占40%50~60岁的占20%40~50岁的一线作业人员占比最高,他们中的大多数是60后和70后,是目前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的主力军。这表明,一线作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。

  2007年,从事制造业、建筑业、服务业的农民工比例分别占农民工总数的42.1%36.7%6.4%。到2015年,三个行业农民工比例分别变为44.4%9.8%12.4%,建筑行业农民工数量明显减少。由于建筑行业工作环境差、危险性高,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逐渐从建筑行业转向餐饮业、批发零售业等服务性行业,这是造成建筑劳务工人减少和老龄化的主要原因。

文化水平下降

  2017年,在北京地区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中,小学三年级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7.3%;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.2%;初中文化程度的最多,占69.8%;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占5.7%2007年,我国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中,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总数的16%,比2017年的5.7%高出10个百分点,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的文化水平明显下降,加大了建筑施工的管理难度和安全风险。高文化的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。

  在北京市近3年发生事故死亡的人员中,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2.27%,明显低于该类人群实际占比(5.7%);初中文化程度的占总数的63.6%,也低于该类人群实际所占比例(69.8%)。以上数据说明,文化程度越高,安全意识和接受安全教育的能力越强,发生事故的概率越低。

安全教育水平亟待提升

  北京市建设系统近3年的统计情况显示,从发生事故死亡人员进入施工现场的时间分析,入场时间在1个月以内死亡的占总数的54.55%,入场时间在13个月之间死亡的占总数的31.81%,前3个月死亡人员共计占总数的86.36%。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违章的占事故总数的84.62%;工人单独作业的占事故总数的  46.15%;发生事故死亡的人员中,未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的占总数的53.85%

以上情况反映出,施工项目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不重视,入场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,一线作业人员也因参加安全培训耽误赚钱而存的抵触情绪。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安全教育,许多新入场的一线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环境不熟悉,导致他们成为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高发人群。

其他情况

  从北京市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来源看,本市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以北方人为主。其中,河南籍工人约占26.1%,河北籍工人约占25.2%,河南、河北籍工人占据了北京市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一半以上的比例,四川(8.4%)、山东(6.6%)、湖北(5.1%)、安徽(3.3%)等地区则作为重要补充。

  从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流动情况看,包括北京在内的东部发达地区仍然是工人的主要流入地,但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人数明显增加,跨省、跨地区的农民工就业比例增加,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用工荒明显,加大了本市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的管理难度。

  为解决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年龄老化、文化水平下降、安全教育不到位等问题,本文提出以下解决思路:

试点开展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

  目前,国务院办公厅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已经出台有关文件,要求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,推动建筑业一线骨干劳务人员向专业技术工人转型。北京可在2018年开展培育建筑业产业工人试点工作,以几家本市建筑施工龙头企业为试点单位,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,按照现场与工厂相结合的方式,以灌浆、吊装、钢筋等工种为重点,每家单位培养一定数量具有较强技术能力和一定文化程度,与本单位形成较为稳定劳动关系的产业工人。建议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,将产业工人培养成为有技术、有学历、有社保、有住房的四有型新北京人,改变建筑工人上班在工地、下班住工棚的现状,提高建筑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和首都大城市的归属感。

  大力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教育

  一是全面推进体验式安全教育。目前,全市共有25家体验式安全培训基地和近百个施工现场安全体验区。要尽快研究实施《建筑业从业人员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办法》,要求全市所有房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体验式安全教育,特别是新入场和转场的工人,未经体验式教育的,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。

  二是充分发挥农民工夜校培训教育作用。完善以安全生产、施工技能、职业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工夜校制度,推广全市统一教育光盘、统一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和示范教材,培训专业的讲师,以形象生动的动画和事故案例等多种形式,提高培训教育效果。市区建设系统安全监督机构应当加大安全培训教育的监督检查力度,对未认真开展该项工作的项目进行记分并实施差别化监管。

  三是积极引导建筑工人提升技能水平。针对当前建筑业证照分离的改革要求,按照考培分离、规范管理原则,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体系建立的试点工作;大力弘扬工匠精神,积极开展各类劳动技能比赛活动,与市人力社保部门研究建立技能水平与薪酬挂钩的管理模式,引导和鼓励建筑工人向技能人才转变。

对一线作业人员实施差别化管理

  一是对建筑工人按照年龄实施差别化管理,要求主体结构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0周岁,从事装饰装修作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。二是对一线作业人员根据身体条件进行差别化管理,要求40岁以上的工人必须在北京集中体检,对建筑电工、建筑脚手架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全部要求必须体检,体检必须包含血压、血脂、心电图等常规项目。三是针对新入场工人事故高发的特点,对入场一个月以内的工人实施差别化管理,要求本市各施工项目部对新入场工人通过穿红马甲、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等方式区分管理。

提高工程造价中安全培训教育经费

  目前,部分施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不及时、不系统,培训教育流于形式,多数劳务工人也因安全培训教育耽误时间、没有工资影响赚钱而不愿积极参与安全培训教育。建议提高安全培训教育经费标准,保障施工企业安全培训教育支出,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劳务工人岗前安全培训教育和日常安全培训教育,制定劳务工人带薪学习教育制度,提高劳务工人的学习积极性。

与邻近省市推进劳务基地建设

  目前,北京市建筑市场一线作业人员以华北地区为主。应当建立政府推动、协会组织、市场运作、配套服务、宏观调控的模式,加强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劳务基地的建设。鼓励北京市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与以上地区省市政府主管部门配合,加大对劳务基地建设的投入,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、强化全员培训、提高组织化水平、细化后方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广泛的合作。

运用科技手段提升行业管理水平

  大力发展建筑管理科技化,是解决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管理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高本市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向。一是大力推广房建工程装配式建筑。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17年出台了《关于在本市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推行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的实施办法》,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、覆盖装配式建筑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质量监管体系,力争到2020年年底,30%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实现装配式建筑。二是积极推进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为主的工程机械化作业。通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,减少施工期间外檐施工、交叉作业等安全隐患,降低高空坠物、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概率和施工安全风险。三是积极推广设计施工一体化工作。目前,建筑业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相对独立,设计与施工衔接存在很多问题,设计单位在设计图纸时对施工过程的安全考虑不全面、不细致。积极推广设计施工一体化工作,督促本市各建筑业企业利用bim(建筑信息模型)技术,将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前到设计阶段考虑,使设计单位的施工图直接可以应用到现场,减少或避免施工阶段的变更以及增加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。

 

Copyright©2014 365-588All Rights Reserved

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8.0或以上版本 , 1024×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 滇ICP备10002706号
联系方式:365-588办公室 电话号码:0874-3210888

滇公网安备 53030202000156号